为稳步深化学科内涵发展,促进学科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4月29日,应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学科和生物系教工党支部组织委员申屠旭萍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郑裕国教授在明德北楼6楼会议厅作了题为“从生物制造产业的发展看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的报告。中国计量大学副校长俞晓平、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周泛海、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叶子弘等师生参加了报告,报告会由俞晓平副校长主持。
郑裕国院士从过去的“十二五”“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讲起,着重强调了生物技术对中国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方面的重要意义。目前生物发酵产业已经在规模上处于世界第一,预计在2022年生物产业能达到10万亿的水平。列举了生物制造的诸多优势,如生物制造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速率高,可以满足药物过程中适应性强、环境友好的需求,因此生物制造对药品的质量、成本、环境的效益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随后以他汀类药物的研制与市场化过程为例,说明创新性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科学发现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工程创新能力、产业化能力,应以服务生物产业为目标。最后提出工程科技创新人才培育要注重打造适应工程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注重科教融合、“产学研”融合提升工程科技创新能力,重视毕业设计(论文)环节。
郑裕国,中国工程院院士,生物化工专家。现任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院长、浙江工业大学钱塘生物产业研究院院长、手性生物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生物转化与生物净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和浙江省生物有机合成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等。兼任长三角助力创新联盟首任主席、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生物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科技委先进制造学部委员等。主要从事医药、农药和营养化学品生物制造工程技术创新。建立工业化生产线20多条,授权发明专利100多件,发表SCI收录论文300多篇,主编出版教材、专著4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6项、浙江省专利金奖2项,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浙江省功勋教师等。(宋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