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生命科学学院邀请,近日,浙江大学药学院院长杨波教授、中国药科大学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学院于烨教授、中山大学药学院高艳锋教授相继来校开展药学系列学术报告,中国计量大学纪委书记王小华,生命科学学院主要领导、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等参加了上述报告会。
杨波教授作了题为《肿瘤缺氧微环境和抗肿瘤药物研究》的学术报告。肿瘤缺氧微环境可促使肿瘤转移、肿瘤耐药等一系列恶性分子事件的发生,缺氧微环境也成为了抗肿瘤药物作用的理想“靶场”。杨波教授围绕肿瘤缺氧微环境开展系列原创性研究工作,发现了靶向Hippo-YAP通路干预缺氧介导的癌症研究,促进缺氧肿瘤转移的全新信号通路HIF-1α-WSB1-RhoGDI2,以及 IGF-1R-YAP信号轴可成为肝癌克服缺氧耐药的治疗新靶点,并基于此发展了系列可干预缺氧肿瘤的小分子候选药物筛选研究,深入介绍了肿瘤转移与肿瘤微环境的相关性,重点介绍了YAP在缺氧情况下介导肿瘤缺氧恶性转化所发挥的作用,从中发现了靶向于WSB1的抗肿瘤转移新型先导化合物。
于烨教授作了题为《Dynamics and allosteric modulation of the P2X receptors》的学术报告。P2X受体是是细胞外ATP门控离子通道,在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P2X受体为靶点的药物研发已经在治疗关节炎、疼痛等疾病进入了临床试验阶段,于烨教授团队基于结构生物学、计算生物学以及生物化学等多学科交叉手段,发现了P2X3受体的负性别构位点,利用P2X3的特异性别构抑制剂AF353和AF219,结合定点突变技术,确证了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的关键氨基酸残基和别构调节机制。研究发现P2X3的这一别构位点与之前报道的P2X7的别构位点完全不同,这对于针对P2X3受体的药物研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高艳锋教授作了题为《多肽再肿瘤免疫治疗中应用》的学术报告。PD-1抑制剂,包括PD-1抗体和PD-L1抗体,是一类免疫治疗的新药,其中PD-1抗体是当前备受关注的一类肿瘤疗法,PD-1是通过解除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系统的新型免疫疗法。PD-1免疫疗法的作用机制是针对PD-1或PD-L1设计特定的蛋白质抗体,阻止PD-1和PD-L1的识别过程,部分恢复T细胞功能,从而使T细胞可以杀死肿瘤细胞。高艳峰教授团队基于建立的PD-1/PD-L1拮抗肽的筛选方法,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中,开创性的进行了靶向细胞周期的新型抗肿瘤多肽的设计及活性研究工作,研制了新型抗肿瘤多肽药物AS16。
此次药学系列学术报告会的举办,拓宽了生命学院师生在药学领域的研究视野和知识面,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学院学术氛围的营造。